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文旅+百业”的安阳实践①丨“+演艺”:光影间尽展古都风华

时间:2025-07-01 11:33:00

聚焦“两高四着力” 同频共振谱新篇

编者按

文旅产业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产业链长,受益面广,涉及吃、住、行、游、购、娱,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教育等跨界融合,可以靠一业兴带动百业旺,能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安阳市坚持“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工作思路,抢跑、领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赛道,“文旅+百业”的新业态、新玩法层出不穷,成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7月1日起,《安阳日报》推出“‘文旅+百业’的安阳实践”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太行·红日》演出现场(资料图)

“文旅+百业”的安阳实践①

“+演艺”:光影间尽展古都风华

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沉睡千年的青铜巨鼎在光影中悬浮转动;清澈的红旗渠水从舞台上奔涌而出;古人与你对话,历史对你讲述……在安阳,一场场精心打磨、异彩纷呈的演艺正成为激活历史、连接当下、打动人心的重要载体,让文化安阳以独特的方式,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身在其中亦乐在其中。

科技范儿

光影唤醒千年殷商

6月29日11时,天津游客周木彤走出殷墟景区《再现·大邑商》数字化演艺展厅,仍觉意犹未尽。她兴奋地说:“繁华的殷商集市和村落重现眼前,问卜环节神秘莫测又引人入胜,我就像真的穿越回3300年前。《再现·大邑商》精彩极了!”

与周木彤同行的李青忍不住补充道:“我觉得最刺激的非XR项目《巴方伏击战》莫属。戴上XR眼镜后,即刻化身为商朝战士,能亲身参与历史战役,还可以和妇好互动。真神奇!”

《再现·大邑商》行浸式演艺现场(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摄)

作为殷墟景区的明星文旅项目,《再现·大邑商》沉浸式演艺依托数字技术,通过初光、重回、问卜、谋治、巴方伏击战和荣耀6段剧情,生动再现了大邑商的辉煌。游客在行进中观演,演员身着考究的商代服饰穿行于游客身边,衣袂拂过光影凝成的甲骨文字,将商王朝的恢宏气象、古老占卜的虔敬庄严生动呈现。自去年国庆假期试营业至今,该项目总接待游客量超30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为2600余人次。

“在今年春节期间新增的《巴方伏击战》XR体验项目同样深受游客喜爱。游客佩戴设备后,可以亲历一场商朝的伏击战,体验攀崖涉险、激流渡河等惊险环节。”殷墟景区演艺部经理马田介绍,该项目采用XR实时渲染技术及空间定位技术,战场音效与动态场景高度逼真,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集团创新范例”。

科技赋能,使沉睡千年的殷商历史在光影中以可感可触的方式重焕生机。

沉浸感

太行回响时代壮歌

“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自4月5日首演至今,已演出51场,场场爆满,累计观演人数达6.15万人次,热度持续攀升,深受游客好评。”6月29日,《太行·红日》剧场部负责人刘微微向记者介绍。

每晚8时,在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林州号子如惊雷般炸响:“开山咯——”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如约开演。

《太行·红日》演出现场(资料图)

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银河般倾泻,让观众心系着那位峭壁之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数字投影勾勒出的滔滔漳河浪花翻涌,威亚悬吊的“精卫”凌空展翅,无不令人心神激荡。

《太行·红日》是一部再现“人工天河”红旗渠壮阔史诗的大型实景演出,分“天不下雨”“填平那海”“风雪水源”“天地之间”“渠成水到”“太行红日”六幕叙事,以“实景+科技”的独特理念,将巍峨的太行山化作天然背景,数字特效与灯光交相辉映,逼真场景让观众仿若重回那段激昂的岁月。

《太行·红日》演出现场(资料图)

“太震撼了!课本中的红旗渠精神跃然眼前,令我深受鼓舞。”观众孟瑞丽对演出赞不绝口。演出谢幕后,观众席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仍在回味和沉思。

除了《太行·红日》为游客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外,红旗渠畔处处回响时代壮歌:每逢节假日,红旗渠景区中修渠铜人巡游与红歌合唱激情上演,唱出对先辈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旗渠之歌》和《红旗渠往事》以山为幕,以水为弦,演员们用热血与激情将红旗渠精神生动演绎,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奔赴太行,为我市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满满活力。

文化味儿

洹畔处处古韵新声

可触摸的故事、可参与的情感、能激荡的共鸣,这正是文旅演艺直抵人心的魔力所在。

“近年来,我市各景区打造的演艺项目就像一封封向各地游客发出邀请函,成为外地游客打开安阳的新入口。目前,我市常态化驻场演出如《太行·红日》《洹溯·大邑商》,均已打造成为极具安阳特色的文旅品牌IP。”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艺术科科长尹宏杰介绍,《洹溯·大邑商》是“洹河演艺”的主秀,汛期将演出场地从洹河月亮岛搬到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内的广益剧场,室内演出形式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微调,并对声光电效果进行了升级,目前正在紧张排练阶段,于7月1日进行首场演出。

市“演艺安阳”专班工作人员介绍,我市聚焦“文旅+演艺”业态融合,以匠心打磨项目、以科技赋能体验、以文化铸就灵魂,利用节假日、暑期旅游旺季等关键时间节点,精心布局全域演艺新场景——

夜幕降临,《洹溯·大邑商》以恢宏光影演绎“玄鸟生商”,引领游客梦回殷商秘境;万泉湖畔,《商王迎宾》《妇好出征》等主题实景轮番登场,殷商文明焕发新彩;道口古镇,杂技、魔术、汉服表演狂欢一夏;马氏庄园内,《马氏家训》《马丕瑶审簸箕》等情景剧鲜活呈现名门的家国情怀;汤阴扁鹊庙内,游客借“采艾制药”沉浸体验感知中医药文化精髓,同时,在小河村、部落村中,情景剧表演“点亮”田园,成为文旅融合新风景。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演艺,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文化安阳的新版图。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