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2日讯7月22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上跨胶新铁路立交桥工程(简称“临滕高速”),双幅总重36000吨的转体桥经过60分钟缓缓旋转,顺利跨越胶新铁路,实现零误差转体对接,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项目合龙成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滕高速上跨胶新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位于临沂市河东区朱五湖村西南侧,是目前临沂市吨位最大、跨度最长、转体角度最大、梁面最宽的双转体桥工程,且属于营业线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高、作业场地受限、关键性控制工程多、工期紧。该桥梁采用双幅2×80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顺时针旋转60°跨越胶新铁路,左幅采用满堂支架现浇工艺,右幅采用挂篮悬浇工艺,单幅桥面宽度18.7m。桥梁转体系统由转体支座、上转盘、下转盘、撑脚、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系统以转体支座为主,撑脚起控制转体稳定的作用。转体系统支座采用220MN型,其设计承载力为220000KN,采用牵引系统施加转动力矩,转体支座采用锚固螺栓和套筒与上、下转盘连接。

对于营业线施工的特殊性,项目公司、中铁十局八公司、济南局等各监管单位密切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营业线运营平稳,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在桥梁转体施工中,项目团队综合运用多项高精度技术确保施工安全与精准度。转体全程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及卫星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转体速度、空间位置、梁体姿态、关键应力点等核心数据,配合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结合高精度测量技术对桥梁姿态进行纠偏预警及动态调整,安全正点完成桥梁转体施工。

转体前,项目建设团队通过称重试验精确计算不平衡力矩、偏心距、摩擦力矩、摩擦系数等参数,依据结果进行配重,使桥梁达到最佳平衡转体条件;同时在梁体周围布设2处测量观测点,实时监测形变数据,并对转体桥进行了15度的试转体,充分验证启停性能、点动参数和备用电源切换等措施,为正式转体提供了精确参数,确保转体系统性能满足转体要求。

临滕高速是山东省“十二纵八横十一射”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对优化山东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成新的山东高速公路网东西向加密通道,对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缓解现有路段交通压力、促进鲁南地区经济发展、振兴沂蒙革命老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闪电新闻记者 贾方政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