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每天都在飞舞,每天都在忙碌

时间:2025-05-20 07:30:00

算起来,我与聂师傅的生意往来已有二十多年了。说是生意,其实就是废品回收。我隔段时间整理家里过期的书报杂志,码好后放在门口,聂师傅抽空上门来收。

最初,聂师傅隔段时间就来居民区定点回收废品。我在窗口看到聂师傅的三轮车,就会搜罗一番拿着过期书报杂志下楼。聂师傅称斤算钱时,我就点根烟,和他闲聊几句,慢慢地,我们就熟络起来。他们夫妻俩在这里做废品回收的生意,江西老家还有一双读书的儿女。

聂师傅身形瘦高,标志性特征是上唇齐整的一抹胡子。聂师傅喜欢笑,尤其在说到家中儿女的时候。聂师傅说,弟弟调皮,但姐姐懂事。姐姐读书用功,不但成绩名列前茅,还能照顾爷爷奶奶。记得那是多年前春天的一个中午,明晃晃的阳光从香樟的树冠透下来,说着话的聂师傅脸上一片灿烂,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

此后,我们的话题多数是关于孩子教育的。我们聊过姐姐高考填报志愿的事儿,也聊弟弟成长的事。聂师傅说那小家伙顽皮得很,家里的爷爷、奶奶管不了他了,成绩也不好,能吃,身体壮,像头小牛。

大概是在说这话一两年后的暑假里,我见到了那个像头小牛的小胖子。小胖子坐在一把居民丢弃的不锈钢圈椅上,左旋右转,自得其乐。我说,你长得这么壮,怎么不去帮你妈妈干活?他做了一个怪相,把身体转个方向,背对着我。聂师傅说,已经准备让他到上海来读书了。我说:“这样好,女儿再考进上海的大学,一家人就能经常团聚了。”聂师傅咧开嘴,眼角堆起细细的笑纹。他们夫妻俩都喜欢笑,我原以为是做生意的礼节,观察多了发现那是种感恩的、永远带着希望的笑。

几年前的闲聊中,我得知聂师傅的妻子患过一次轻微的脑梗,不过治疗后恢复得很好,就是不敢再做重活了。我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那个黑红脸膛的敦实女人,伏身推着堆成山一样物品的三轮车,看见路过的我,微笑示意。那时,他们的女儿已经考入理想的大学,儿子几番周折之后也进入心仪的中学读书。这孩子长大并开始懂事了,聂师傅说着,又露出我期待的笑容来。

年前,我又从书房整理出几大捆的报纸杂志,约了聂师傅上门。楼梯间光线昏暗,但我还是一眼看到聂师傅的胡子没有了。“聂师傅,怎么把胡子给剃了?”聂师傅有些羞涩地笑了。“我儿子生啦!生了个儿子!我老婆忙着看孩子,我也忙得要死,就把胡子给剃了!”我说:“就是那个小胖子,都已经结婚了?都有儿子了?”聂师傅说:“是啊,不是小胖子了,都已经29岁啦!”我跟聂师傅不约而同地慨叹忙碌之中,不知岁月更迭。

我真诚地祝贺聂师傅升级做爷爷了,聂师傅笑了,脸上的纹路随着笑意组合变化,像一朵绽开的花。我随着话题问起:“他姐姐呢?”聂师傅的笑容有所收拢,他说:“哎呀,愁死我了。姐姐在上海上班,工作挺好的,就是不肯结婚。”我说:“那是缘分还没到呢。你也急不得,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呢。”聂师傅点点头,低头继续整理旧报纸。我看到他的白发,感慨道:“聂师傅,你也有好多白头发了呢。”聂师傅又笑了,说:“一把年纪了,能不白吗?”

是啊,能不白吗?与这个城市里整日奔波的许多外乡人一样,聂师傅像蜂巢里的工蜂,像蚁穴里的切叶蚁,每天都在飞舞,每天都在忙碌,每天都在把生活的沉重举过头顶,参与和见证生活,也接纳和享受着生活所有的馈赠。我至今记得多年前盛夏的那个午后,暴雨骤至,天地空旷,唯有风声雨声。聂师傅的妻子手忙脚乱地整理被雨水浸泡的杂物,而聂师傅站在车库门口那块小小的广场上,脱掉汗衫,双腿分立,昂起头,舒展双臂,享受般地转着圈儿,仿佛在与风雨共舞。

原标题:《每天都在飞舞,每天都在忙碌》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鲁北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