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家国情怀与敞亮人生的生动写照

时间:2025-05-11 07:55:00

谭伟平

姚茂椿先生的散文集《和吟声声》既是工作的清单,也是生活的记录,还是情感的倾诉,更是生命的吟唱。整部散文集80多篇散文,通过衣食住行的小切口,来体现故园家国的大情怀,娓娓道来,不仅给人带来温度,还给人以精神力量与人生光亮。

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作者,其生活阅历是丰富多彩的。作者在散文的字里行间,带给读者的是浓浓的岁月情怀与烟火味。《火铺上的美味年》中述写乡下浓厚的年节年味,《雪来犹忆烟火色》中,温馨的火塘、母亲的笑脸、香气四溢的烤糍粑,都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入到过年热闹欢聚的氛围中去。第三辑“温情记忆”的19篇文章,如《晴雨里的蒿艾》《粑叶》等,由亲情串起一连串的往事回忆,透露出浓浓的烟火味,让人回味无穷。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也往往最能体现人间的温情与力量。在这部散文集中,读者可以感受亲情的传承与伟大。《父亲的奖品》中,作者写在供销社当负责人的父亲,因为工作努力,做出了成绩,每年都领奖品回来,父亲将其中一个红色搪瓷脸盆的奖品送给了作者,这个“奖品”伴随着作者读书和工作调动,从新晃侗族自治县到怀化市,再到长沙,不仅为作者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更是在精神上具有很强的激励导向作用。作者将自己从父亲身上所感悟到的精神源泉,细腻地描写出来,非常动人。这种力量的传承,虽无声但极有力度。

同时,作为生在侗乡长在侗乡的作者,侗歌对姚茂椿的影响是刻在骨髓里,融在血液中的。“饭养身歌养心”就是侗乡儿女的真实写照。作者认为:“侗歌”养育着边地艰难的生命,它“赞美生死之约,见证爱情苦难,跨越艰辛岁月……”;“从希望的星空,不时照亮弯弯的花阶,照亮我们偶尔昏暗的心灵。”(《侗歌》)。没有谁能比侗乡儿女更能体会到侗歌的重要性了,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声音高,都能传神表达出这个民族的喜怒哀乐。作者在散文里通过侗歌的描写,表达了侗歌与这个民族同频共振、生死与共的关系。

接触作者姚茂椿先生后,我才知道他一直在坚持文学创作,而且成就不斐。这部新作再次证明了他的创作努力。只要通读完《和吟声声》,就会让你感受到,这部散文集之所以感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赋予作品贯穿始终的敞亮的人生态度。在作者笔下,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虑,都浸透着家国情怀,都体现着照耀生命前行的亮光,这是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地方。

生活常常不会以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生活也无法预知与探底,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求索。《和吟声声》艺术地告诉我们:以昂扬的姿态,面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应有的生活底色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