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传统工艺遇上童真创意,当田间种植碰撞科学探索,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盛宴在遵义市绥阳县中小学精彩上演。5月8日至10日,以“匠心筑梦展教艺 实践育人绽芳华”为主题的2025年绥阳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在育红小学圆满落幕,40余位教师化身劳动教育的“摆渡人”,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劳动之美,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注入新活力。

本次竞赛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生活即课堂”的多元教学场景。在整理与收纳课堂上,教师将居家整理转化为逻辑游戏,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规划空间布局;传统工艺制作区,非遗剪纸、彩泥塑等课程让学生在指尖流转间感受文化传承;生产劳动领域则聚焦现代农业,学生手持测量仪观察豌豆苗生长曲线,用数据记录生命的律动。这种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场景、传统文化、科学探究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让劳动教育跳出“简单劳作”的窠臼,走向“知行合一”的新境界。

竞赛现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成为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生动注脚。周以芬老师执教的《辣哈哈》传统工艺制作课,以彩泥塑为载体,将辣椒的形态解构为几何图形,学生通过揉、捏、刻、染等技法,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辣椒主题作品。课堂上,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塑形上色的工艺技巧,更在对细节的打磨中体会到匠人精神。而刘维燕老师的《土培豌豆苗》课程,则把种植过程转化为科学探究项目。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土壤配比实验,记录豌豆苗生长数据,在解决“如何提高发芽率”的问题中,既掌握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又培养了团队协作与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摩教师们手持笔记本穿梭于各个课堂,时而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时而俯身与学生交流实践心得。课后研讨环节,“如何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融入日常教学”“怎样设计跨学科劳动实践项目”等话题引发讨论。经过激烈角逐,6位教师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摘得一等奖。评委组专家表示,本次竞赛涌现出的优秀课例,不仅展示了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更体现出将“五育融合”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智慧。
“劳动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动手,更是培养责任担当、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绥阳县教体局劳动教育专干覃堂洪表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起教师专业成长的交流平台,也为县域内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未来,绥阳县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打造更多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劳动实践课程,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筑牢根基。
特约通讯员 吴胜 覃堂洪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