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酒店里的电视,正在颠覆你对服务的一切想象

时间:2025-09-10 00:49:00

八月活动较多,雷科技的各位同事也进入了「背靠背」出差模式。一般来说,这种出差酒店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可以坐下写稿子、洗衣服、睡觉的地方」,除此之外并无太多记忆点。当然,这几年也有不少酒店开始在「智能化」领域发力,打造所谓的「智能酒店」。但受限于成本,这些所谓的「智能酒店」,不仅没能用智能设备升级入住体验,反而把简单的酒店房间搞得复杂又鸡肋。

就拿常见的 “智能” 配置来说,其实就是在酒店床头放上智能音箱,用机器人送外卖,或者在床头加一个灯光控制面板。但就实际入住体验来说,这些「智能化」有时却「适得其反」:有些酒店会在智能音箱中播放自己的定制「欢迎词」,每次回到酒店,智能音响都会来一段又大声又长又啰嗦的自我介绍;晚上睡觉时,「兼职」闹钟的智能音箱也会无节制地在床头柜发光,除了拔掉插头外没有其他关闭方式。

不过最近入住的一家搭载了TCL智慧酒店解决方案的酒店——广州黄埔体育中心希尔顿欢朋酒店,却让我对「酒店智能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同于简单的在床头放智能音箱,这家酒店,选择用一台定制的 TCL 智能电视作为酒店智能化核心。

智能化不是堆功能,好不好用才见真章

我们先从最基本、也最直观的电视投屏开始说起。

一般来说,酒店电视投屏需要保证电视和手机处于同一个 Wi-Fi 网络下。但大多数酒店使用的 Wi-Fi 验证系统会隔绝手机与电视之间的访问,或者将大量电视放在同一个 Wi-Fi 网络下。如果电视名字有按照酒店房号命名那还好说。但如果电视没有规范命名,想在海量电视中找到自己房间里的电视可一点都不简单。即使我们投对了的电视,也无法避免其他住客的把电视剧投屏到我们的电视中。

针对这个问题,这间酒店客房里的定制 TCL 电视采用了一个更直接的投屏方式——一对一精准投屏,用最简单的办法根绝投错屏的尴尬。

另外,这台电视所使用的语音控制系统,也接入了客房的灯光、窗帘控制系统。只要对电视说一句「欢朋欢朋,我要睡觉了」,客房会主动关闭除了夜灯之外的所有灯光,电视也会主动切换到智能音箱模式。

再说说空调调节这个「深夜痛点」,绝大多数酒店客房的中央空调面板,都安装在远离酒店床的位置。这导致我们如果晚上睡觉被空调冷醒或热醒,必须开灯,下床,走到空调面板前,调整空调模式和温度后再回到床上。就小雷的经验来说,大晚上来这么一出,基本就没什么睡意了。

但现在只要对着电视说一句「欢朋欢朋,我有点冷」,电视就能通过统一的智能控制平台,直接调节空调模式和温度。整个过程不仅不用下床开灯,甚至连睁眼都不需要。即使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也可以直接调节空调的工作模式、温度、风量。对于睡眠浅,醒了就难再睡着的小雷来说人性化程度直接拉满。

另外,这套基于电视的解决方案也打通了酒店的客房服务,像让酒店送一次性拖鞋、牙刷、补充饮用水这种小事,直接和电视说就行,酒店会安排配送机器人把对应的物品直接送上酒店房间,不再需要打客房服务的电话。

不过在小雷看来,这套解决方案「最实用」的地方,还是这台电视与酒店自身硬件打通后的联动能力。近几年年轻人流行去酒店「洗衣服」:希尔顿欢朋酒店免费向住客开放的酒店洗衣房不仅配备大型商用洗衣机,还有可以烘干被子的大型烘干机。

在这家酒店,只要对电视说一声「欢朋欢朋,我要洗衣服」,电视就会主动跳转到洗衣房的中控台,实时看到每一台洗衣机、烘干机的工作状况:哪台机器刚刚开始洗衣流程,哪台机器还剩 3 分钟就能空出来,这些信息在酒店房间里就能看到;不再需要抱着衣服在洗衣房里「排机器」,也不需要在洗衣房的沙发上「罚坐」一小时等烘干。

正是这种「为住客多着想」的细节,让 TCL 这套智慧酒店的解决方案能与传统的「智慧酒店」拉开体验上的差距,成为智慧酒店解决方案的标杆。

酒店想要智能化,电视必须做主角

对于小雷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住宿体验,但其实在行业内酒店数智化早已成为共识。从 2015 年前后诞生的送餐机器人、到 2018 年普及的「酒店智能音箱」再到小雷前段时间体验的这套「智能酒店解决方案」,都是酒店行业探索「智能化」的最佳证明。

既然智能酒店由来已久,那为什么这套「真·智能」方案能让此次入住体验脱颖而出呢?在我看来,这跟这套智能酒店的核心有关。在传统的「智能酒店」中,音箱也好,触控面板也好,它们更多是「单点功能」,各管一摊;而在 TCL 这套方案里,电视作为酒店客房里核心、最普遍的设备,被赋予了中控的角色,就像给整个房间加了一颗「大脑」,妥妥占据智能交互「C 位」。

首先,电视有着无与伦比的「亲民」特性。相比于智能音箱,电视是住客最熟悉的智能设备,存在感强,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学习和引导。毕竟从过往经验来看,智能酒店最大的 “翻车点” 就是操作复杂,让用户望而却步。而「电视+语音」的智能交互方案,几乎扫平了酒店智能系统的操作门槛,真正做到「人人都会用,人人愿意用」。

其次,以「电视+语音」模式打造的智能交互体系,也为用户带来了更统一的交互体验。无论查信息还是下指令,都可以通过同一个大屏幕来完成,再也不会出现设备功能割裂、操作混乱的情况。

而对酒店来说,电视作为中枢还有一层「成本和效率」的考量。

客房里的电视是必买的硬件,而智能音箱、专用面板都属于额外投入,不仅增加采购成本,还带来维护和更新的麻烦。选择把电视升级为智慧入口,等于是用同样的预算,把体验做得更完整、更具延展性。

而且如今的智能电视早已不是以前功能单一的显示设备了,其背后有着完整的软硬件技术与生态体系。以小雷此次体验的 TCL 智能电视为例,TCL 不仅是电视厂商,还有丰富的消费级、商用白电产品线。过去的酒店智能化,往往依赖第三方方案,容易出现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如今电视和平台都来自同一体系,体验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自然更有保障。

在 2019 年,TCL 更是率先成立了 TCL 实业鸿鹄实验室,打造了自己独有的云平台,还凭借智慧生活全场景服务平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大模型算法备案的家电企业,技术实力杠杠的!

智能酒店不能停留在概念,体验落地才是关键

事实上,就连一直对全屋智能持保守态度,主打「人工精细化服务」的海外酒店集团,也在智能化酒店领域取得了进展。以大家熟悉的希尔顿(Hilton) 为例,早在 2017 年,希尔顿就提出了「Connected Room」计划,让住客能够通过手机 App 或客房内的智能设备控制灯光、温度、电视,甚至在客房电视里直接登录个人流媒体(Netflix)账号。

不难看出,即便是传统强调「人性化服务」的酒店集团,也在不断通过智能化升级来满足消费者的新期待。

面向国内酒店行业的调研数据也揭示了酒店智能化与住客满意度的关系:在 2025 年《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中,宾客数字化体验以 57.4% 的得票率,成为酒店行业最重要的数字转型目标。

一边是智能化酒店在酒店运营、成本优化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另一边则是新一代消费主力军的「消费偏好」,对酒店而言,智能化不再只是形象工程,而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武器。更是酒店集团、门店之间「一决高下」的主战场。可以说酒店智能化已经从曾经的「加分项」变成「必考题」。

或者用更直白的话说,「得智能化者得天下」。

作为常年出差的自媒体人,我对酒店的要求早就「佛系」了:房间干净、网速够快,能睡个好觉就够了。但这次的入住体验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酒店也可以是另一种状态,甚至会觉得住酒店这件事,第一次和「省心」挂上了钩。

这种全新的体验,也让我开始重新看待出差这件事。在刚入行的新鲜感褪去后,差旅的舟车劳顿、饮食睡眠不规律早已让「出差」成为了「苦差」。但在体验过真正的智能酒店后,我却对出差产生了些许期待。毕竟这种以「用户」而非「产品」为核心的智慧酒店体验,确实能在自己「小窝」的千里之外,打造出类似自己家里的智能体验。

而这种体验远比所谓的「黑科技」更打动人。毕竟在外奔波时,能少折腾一点,真的很值。